其他 >

事物的秩序(2017)

企劃針對香港政府的架構內的物品以及其循環系統。人人檔案透過藝術介入,並輔以經驗、實証與社會價值為基礎的研究去探討物品與體制之間的關係。

香港最早的公開拍賣追溯至十九世紀末,回歸後的政府公開拍賣自2003年由香港政府物流署舉行。公開拍賣的物品包括充公、無人認領物品和來自不同政府部門的閒置工具與器材。拍賣物品引發公眾興趣主要是它們的商業價值,而非其內在、歷史或考古價值; 另一方面,當物品的產生方法跟市場上的商業行為掛鉤,機制本身會否傾向把物品流向轉售的商家而放棄物品循環再生的可能性?

在《事物的秩序》中,傅柯所提出的「組配」,以指涉語言中的語法來說明不同物種之間的關係—好比語言中詞彙和詞組的位置與組合可構成不同語法,這正是語意在語言體系統中的精粹所在。同樣引申到拍賣物品以現在的姿態呈現,「物品」本身超越了純粹的物理性存在,當中隱含了複雜的政治想像。

從現象學的角度,主要討論拍賣物品的物理性–以前的功能是甚麼?現在的狀況是怎樣?物品如何被展示在預覽室?在拍賣清單上的描述是怎樣?第二層次是物品的內在價值跟金錢價值之間的落差,以及其後引起的市場商業活動之間的脈絡;物品被轉售可圖利多少?究竟拍賣清單上的物品簡單介紹如何連繫到競投人的過往競投與售賣經驗? 把物品流傳到市場如何締造第二次的生產?

第三層次是抽象和關於語意、制度與歷史的意識形態。物品由物理呈示發展到導引人類行為 ,這樣影響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與知識– 物品的穩定供應直接在公開拍賣與本地市場之間建立起一個循環系統;這個系統產生可被拍賣的物品,之後反而物品影響制度,當中某種唇齒相依的關係而改變了拍賣的中立性。

因拍賣而洐生的種種提供了很多研究素材。在生態鏈中每一個關節—由物品的出現,以至到鑑定、分類、儲存、納入正常程序中被列在拍賣清單上,最後流到競投者手上;那一連串的過程不單牽涉了物品的功能性與物理性,還有被忽略的敘述歷史的特質。

整體而言,物品以一種政府體制內約定俗成的篩選準則去納入拍賣清單中,例如分類是基於來源而非物品的本質。換言之,政府擁有絕對的權力去維持現有的物品循環制度,包括如何發佈和陳述資料, 在這體制下,究竟我們對於事物的認知距離真象有多遠?而使到個體屈從的權力,它的目的是甚麼?

《事物的秩序》是把檔案研究方法引申到物件及其產生的事件,希望彰顯具研究價值的文庫不一定止於傳統文獻。團體內各藝術家透過不同的創作手法去閱讀、解構與重構事物附有的符碼,並以問題回應問題。

《事物的秩序》是人人檔案的第一件團體作品。

徵選競投人(2017)
目錄的目錄(2017)
由1至530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