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庫)項目 >

虛無鄉檔案(2021-)

虛無鄉檔案」 (The Phantom Archives)是伴隨着我們(李繼忠與沈軍)的研究線索,持續收集感性瞬間的檔案製造行動。項目由李繼忠「遷移/錯置」系列藝術式調研啟發,亦延續了我們於2020年共同發起的線上檔案項目「彳亍以行」採樣過渡時期心理狀態的嘗試。虛無鄉檔案將我們的遭遇與思考力所能及地開放出來,邀請朋友們共同參與,並同時長期公開徵集個人記憶與素材——保留那些複數的、此起彼落的聲音。其檔案索引可見於 phantomarchives.com(網站由Oooo Studio設計),也將延伸至對話、出版、集體行走及實體空間。該項目的第一本藝術家書《無苦無憂》已於2022年出版。

「虛無鄉」借用了上海水沫書店於1930年發行的譯著《虛無鄉消息》[1]的中文標題。原著最初以連載小說形式刊登在報章,逐步勾勒出一個遙遠烏托邦的景象。在我們看來,此舉仿若從遠方傳回訊息,在承載「真實」的紙面上,持續製造希望的微弱雜音。虛無鄉檔案沿用其名,以確立我們的出發點與場域。

看向「歷史真實」與「專業檔案」的負向空間,虛無鄉檔案探求「個人真實」與「不可歸檔者」的檔案樣貌,作為我們對「檔案」「歷史」「公共」背後的複雜政治的一種回應。基於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形態,虛無鄉檔案也將是一個遷移中的、碎片式的、繞途的檔案實踐,遊走於過去與現實不可言說之處、情感與記憶無處安放之地。我們透過研究、田野、虛構、合作、公開徵集等途徑試圖網羅機構檔案通常難以回應的視角——真假參半的記憶、含混不清的敘述、複雜流動的身分、糾纏的情感脈絡。我們拋開「檔案」背後有關專業或業餘、客觀或主觀、真實或虛構的對立關係,試圖從個體的視角尋找一條進入歷史空白處的斜徑。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期待虛無鄉檔案營造出一個時空折疊,過去與當下、此地與彼岸、記憶與想象臨時交匯,多向通路暫時在此顯現。「虛無鄉檔案」的視角亦從作為某種定論的「檔案」轉向「製檔」作為一種過程性的、開放的、具身的行動。它關乎在各自的時空裏丟失了身分與意義的生命,如何通過看似無聲與無力的微弱行動,得到今天何所是、明日何處去的方向感。

 


 

[1] Morris, W. (1930),《虛無鄉檔案》(林微音譯),(上海:水沫書店,1890)。此書名為1930年中國上海水沬書店林微音翻譯的版本,據聞譯本曾有多處誤譯。現在於華語地區多採用1981年由黄嘉德翻譯的書名《烏有鄉消息》。

虛無鄉檔案